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语教改引热议 学英语不应异化为考试工具

http://en.jybest.cn    中国教育在线  2013-03-14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政协委员称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为此张树华建议:1、重视中文教育。2、建议从小开始重视中文教育。3、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4、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方向和方法,重视与外语相关的应用教育。5、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尚未确定是否取消四六级考试>>>

  针对是否会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尚未确定是否取消四六级考试,会有科学的考试办法。他说,改革开放前,学英语的人很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学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在重视英语教育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母语的教育。

  上海今年秋季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3月4日,上海市教委发出通知,要求本市部分高校从今年秋季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依据新出台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要求,对于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核应基于学生课程表现的学业成绩考试,而非需经过课程学习的语言水平考试;用同一张卷子来测试不同专业学生并不符合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

  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网友热议:英语不是人人必须学的

  全民学英语浪费青春

  网友“苍狼一卒”:不知道是哪个没长脑袋的人提出的把英语放在不应有的地位的。难道学英语就那么重要吗?就是为了窃取美英的技术和机密吗?从小学到大学浪费了学生很大的经历,并且又没学成啥样。尤其在毕业和招工时更是把毫无大用的英语四六级做为必要条件,不知道制定政策的人长没长脑袋?事实证明,只会溜须拍马升职的人制定的东西贻害无穷。

  网友“西方不亮691873”:这个委员的提案有水平!多少有志青年在这个基本无用的学科浪费了青春年华,成百上千万的大学生有几人能用上英语,平职称,考研,都须用英语敲门,绝大多数工程与英语一点关系都没有,很无奈,在根本无用的英语上学浪费生命,占用了多少攻关克难的宝贵时间,英语如改为选修课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改革。

  网友“发奋图强52769514”:这个委员的话不顶都不行,我女儿在一个重点初中,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在班级排前几名,孩子对外语的悟性可能不够,成绩就是上不去,她自己也着急,就因为一个英语可能影响她上省重点高中了。英语,英语,英语,有那吗重要吗!

  网友“299hh99”:当年我英语巨差,并且特讨厌学。初中的时候曾经英语只考了13.5分的情况下,总成绩还是前五名,如果不是英语,清华北大应该都进去了。并且也不用复读了。现在学的英语平时不用的都还给老师了。

  英语不是人人必须学的

  网友“靳龙方”:英语该学,但不是人人必须学!有不少学生花费30%-50%时间学英语,结果工作后丁点作用都没有发挥。应认真研究!

  网友“心爱-中国月亮”:学英语本身没有错,但是在中国目前学英语的目的和考察英语的手段都是扭曲的。语言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是工具,而不是专业本身,是锦上添花的事。我更愿意看到各司其职的局面:不要有学外语出身的外交官,而只有学外语出身的翻译官。也不愿看到很多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因为英语的门槛而无法继续深造。

  网友“sootroos123”:原来英语是一门是帮助人们进步的工具,但是现在变成了统治社会的怪物,变成了阻挡人才的门槛,变成了让某些只会英语之人的投机后门,变成升学万能钥匙,变成教条,变成暴利学科,这是谁的错?

  网友“299hh99”:平常用语北京街上的老大妈都能学用,为什么要花了全中国人十几年的时间?浪费多少时间、精力,物力??国外孩子在玩在搞发明的时候,中国孩子在学英语。

  网友“万能的小土豆”:四六级当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可以大致的区分英语能力吧,而在科研当中英语是一个基本的素质。试想一个四级都过不了的人看英文论文会有多大困难。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