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首页 > 外语 > 快讯
耕耘航空科普十载 波音"放飞梦想"开启全新征程

  今日,由波音公司、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及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放飞梦想"十周年庆典暨2018"放飞梦想"创意飞行嘉年华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成功举行。来自北京17个区县的小学及中学组共500余名师生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创意航空竞赛。北京市教委王军处长,波音中国总裁庄博润先生莅临活动现场,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作为"放飞梦想"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收官之作,本次庆典不仅回顾了波音在青少年航空科普领域十载辛勤耕耘硕果,更传递出波音始终致力于为青少年普及航空知识、积极弘扬航空精神,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长远计划。

  图为:波音为"放飞梦想"十年特别贡献的专家及教师颁奖

  波音中国总裁庄博润(John W Bruns)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航空市场之一,这意味着需要激发更多人对航空业的热情,使其积极投身航空业,以适应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启发青少年对航空的热爱,鼓励他们去追求航空事业,这是波音'在华企业公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在十年前启动了'放飞梦想'项目,就是希望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能够由此产生航空方面的兴趣,并能在初高中乃至大学一直保持下去,直到最后成为航空业的一员。而现在,这个梦想正在实现。"

  北京市教委王军处长对"放飞梦想"项目十年间取得的佳绩给予高度赞扬:"作为'放飞梦想'的见证者,我为其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欣慰。十年间,波音一直孜孜不倦地为青少年普及丰富有趣的航空知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效帮助北京青少年提升航空科学素养。我希望看到波音能一直坚持下去,进一步带动航空科普教育的整体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为了致敬"放飞梦想"十年里默默奉献的专家和老师,在十周年庆典上,波音特意向多年来一直为"放飞梦想"辛勤付出的符其卫、汪耆年两位航模专家、青基会代表,以及杨伟枫、孙晓琳、李玉福等教师代表进行表彰,向他们颁发了"放飞梦想"十周年特别贡献奖。此外,活动现场还展出了"梦想航空器"设计大赛优秀获奖作品,以及28所航校的十年砥砺辉煌成果,在鼓励青少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视野,追求航空梦想的同时,也让现场来宾及师生对波音少年航校教育成果及航空科普特色项目的收效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波音中国总裁庄博润与"梦想航空器"设计大赛获奖选手亲切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放飞梦想"创意飞行嘉年华在保留经典竞赛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共设置了绕标翻越、飞越障碍、飞行中队、载物飞行共四个动态竞赛项目。来自北京17个区县的80支参赛代表队师生凭借夯实的航空知识,运用熟练的航模操控技术精彩展示了绕标、后翻越(翻筋斗)、障碍穿越、特技飞行等极具挑战性的航模飞行动作,比赛现场气氛高涨,参赛选手们个个全力以赴、力争上游,近400名参赛学生在以下项目中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   小型模型飞机绕标、翻越飞行(考察飞机飞行性能、调整技术、飞行技巧,飞机经绕标翻越一周后接在手中计为一次成功飞行)
  •   小四轴飞行器穿越障碍竞速赛(考察飞行器穿越目标框的速度,穿过四个目标框后返回到原起飞点,穿越时间短者为胜)
  •   电动模型飞机特技飞行竞赛(考察操控双机编队特技飞行能力,两名选手配合音乐,按照规定顺序同步编队飞行,以技术质量和同步度进行综合评分)
  •   自制手掷模型飞机载物飞行(利用自制手掷模型飞机,完成沙包运输任务)

  

图为:自制手掷模型飞机载物飞行

  图为:小型模型飞机绕标翻越飞行

  图为:小四轴飞行器穿越障碍竞速赛

  图为:电动模型飞机特技飞行竞赛

  十年风雨征程,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多年来,波音不断深耕与中国优质合作伙伴的关系,通过联合友成基金会,波音将航空科普知识通过互联网拓展到更广的范围,突破了地域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城乡航空科普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双师教学"已开设课程超过400课时,累计配发模型套材及材料20000余套,并引入重庆、甘肃、广西、河南、湖南、内蒙古的20所乡村学校,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达1200人。

  展望下一个十年,波音"放飞梦想"将翻开全新篇章。借助不断创新的活动形式、不断扩大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航空科普活动中来,享受学习航空知识和动手实践带来的快乐。放眼未来,波音将继续深耕航空科普教育,为青少年的航空梦想培育沃土,继续携手胸怀梦想、心向蓝天的莘莘学子,以全面、完备的基础航空教育作为梦想的基石,见证他们迈入探索航空世界的大门,陪伴他们踏上逐梦征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